在矿山作业中,井下环境复杂且危险性高,高温、高湿、易燃易爆气体以及粉尘等因素对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苛要求。而地面工业控制(工控)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在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成熟技术迁移至井下场景,并满足矿用设备的特殊需求,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关键方向之一。国诺科技综合矿用防爆、抗干扰技术以及综合地面工控计算机打造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此计算机的研发与应用,正是地面成熟的工控技术应用于矿井下的典型成果。
传统工控设备通常设计用于工厂、车间等受控环境,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多协议兼容性以及稳定的运行性能。然而,矿井下的极端环境要求设备不仅需具备强大的功能,还需满足防爆、防尘、抗腐蚀等特殊需求。为此,工控技术的迁移并非简单复制,而是通过结构优化、材料升级和安全设计重构来实现。例如,常规的电路板可能需要重新布局以降低发热量,外壳材质需替换为高强度的抗冲击合金,同时内部元件需通过冗余设计和隔离技术来增强容错能力。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的安全核心在于其双重安全机制:隔爆与本质安全型(本安)设计的结合。
·隔爆设计通过强化外壳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确保设备内部若发生短路或电火花,火焰和爆炸压力能被完全阻隔在外壳内,避免引燃外部危险气体。
·本安设计则从电路源头入手,通过限制能量(如电压、电流)至安全阈值以下,使得设备即使在故障状态下也无法产生足以引燃的火花或热能。
两种技术的协同应用,既解决了高功率设备的防爆需求(隔爆),又兼顾了低功耗电路的安全保障(本安),形成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矿井环境的特殊性要求计算机设备在极端条件下仍能高效运行。在设计层面,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环境耐受性:通过密封结构设计、防腐蚀涂层以及宽温域元件选型,保障设备在高温、高湿、粉尘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采用无风扇散热技术,散热效果更好且静音运行。
2.抗干扰能力:采用电磁屏蔽技术、滤波电路优化,降低巷道内大型机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功能集成化:融合多种工业通信协议(如MODBUS、CANopen等),支持与井下传感器、PLC系统及地面控制中心的实时数据交互,实现设备监控、故障预警与远程运维的一体化管理。
国诺科技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严格的标准认证,集成高性能处理器,工业用宽温24英寸液晶屏,具有RS485、以太网光信号、以太网电信号等接口。其性能基本与地面工控机同步,可用作井下胶带输送机集控、井下水泵房控制、工作面区域控制站、矿井提升控制等系统的井下监控计算机。
最新资讯
400-180-1266
szgnxk
15862360172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联系我们
苏ICP备19061938号